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28|回复: 0

靠中国赚钱,却为韩国花钱!蒙古国“哈韩”背后的文化撕裂

[复制链接]

41

主题

0

回帖

12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5
发表于 2023-9-9 15:56:11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#头条创作挑战赛#内蒙古涉煤贪腐倒查20年,却揪出了蒙古国煤炭巨贪。650万吨煤炭“被窃”,30名官员贪腐18亿美元,引起了蒙古国民众抗议。这是前一阵儿的新闻,相信不少朋友也刷到过。说起蒙古国的官僚啊,那真是雁过拔毛,不放过任何贪钱的机会,在蒙古国做生意的华商,没少吃蒙古国官僚的亏。但这桩贪腐大案,也点破了另一层现实:蒙古国经济高度依附中国。咱来上一组数据:2020年,中蒙双边贸易为73.83亿美元,占蒙古国对外贸易总额的57.37%,第二名是俄罗斯,但只有14.57亿美元,占比11.32%。蒙古国的立交桥、街道、医院、体育场等等,都是中国援建的;乌兰巴托的纳兰图勒市场里,摆满了中国制造;支柱产业煤炭业主要出口地也是中国。但当你走在乌兰巴托街头时,你很难发现中国对蒙古国的影响力,倒是会有一种错觉:好像不是在乌兰巴托,而是在韩国首尔!大街上,跑的是韩国车,放的是韩国歌,开的是韩国店,年轻人们是一副韩流打扮,还时不时冒出几句韩国话。这可不寻常,要知道,韩国在蒙古国的对外贸易总额,只有3亿美元,占比2.12%,连中国的零头也没有。经济上高度依附中国的蒙古国,为何在文化上却甘为韩国的“文化附庸国”?咱们内蒙古和蒙古国才是血浓于水啊。其实这背后啊是一个文化撕裂的蒙古国。今天啊,咱们就来聊聊这个事儿,看一看让蒙古国着迷的“韩国幻象。”第一、“宠女文化”的哈韩风如果要问,哪一个群体,首先带动起了蒙古国的“哈韩风”?那一定是蒙古国女人。这和蒙古国的国情啊息息相关。现在的蒙古国,是一个夹在前现代经济和现代文化中的国家。一方面,它的经济结构,仍和数百年前一样,以畜牧业为主;但另一方面,89年之后,蒙古国强力推行的城镇化建设,又把国家文化带入了城市文明。有个特别魔幻的情景可以直观描述这种现象:蒙古国人民,在城市里,却搭建蒙古包居住。传统的性别观念和现代文化的冲击,导致了蒙古国的性别冲突。客观说啊,蒙古国到处存在男女不平等,就比如说求职,蒙古国大多数工作岗位,直接要求只要男性、女性勿扰。但另一面的现实是,蒙古国女性受教育程度,又高于男性,有62%的大学生是女性。这就引起女性对文化现状的不满,也就为韩国“宠女文化”的入侵,埋下伏笔。第二、韩剧的文化入侵蒙古国的韩流是从韩剧入侵开始的。像我这样的老爷们,实在想不通:为什么韩剧这么火?为什么能火到全球女人都爱看?从俄罗斯到哈萨克斯坦,从蒙古国到古巴,都在看韩剧。专业的传播学研究给出的答案是:韩剧建构了一种女性理想国,这个理想国里,男人们存在的意义,就是为女性服务的。说白了,韩剧制造了宠女幻象。再加上,蒙古国电视台自制节目很少,播放的大多是配上蒙语的韩国电视剧,还有咱们中国的电视剧。韩剧热播,蒙古国女粉疯狂追捧,在乌拉巴托,韩流涌动,火得一塌糊涂,有多火呢?乌兰巴托最好的电影院“天空之城”,韩商投资、韩式建筑,3个影厅里、固定1厅专门播放韩影,一票难求。每逢什么足球大赛,只要有韩国队的场次,蒙古国电视台必定直播,乌兰巴托市区内的年轻人聚集在酒吧、餐馆,一起为韩国队加油助威。连蒙古国的牛羊肉,现在,也要配着韩国泡菜吃了。第三、蒙古国的文化撕裂不过啊,要说蒙古国已经沦为韩国的“文化殖民地”,其实也言过其实。我开头就说了,蒙古国是存在文化撕裂的。尽管看起来,蒙古国人为韩流倾倒,但这种崇韩文化,主要集中在城市的青少年群体。您要是去到了蒙古国牧区,或者和蒙古国中老年人聊天,就会发现,他们对韩国的兴趣并不大,连现在最火的韩剧是什么都不知道,当然也不关心。那他们最喜欢看什么剧呢?您可能想不到,蒙古国中老年人最爱看的电视剧,是中国的《父母爱情》,在蒙古国,已经重播了20次之多!蒙古国之所以呈现出“哈韩”的主流文化,主要还是因为咱们身处互联网时代,城市年轻人拥有更多的话语权,但其实,还有沉默的大多数呢。那么,中国文化在蒙古国又有多火呢?我们后面就来说说蒙古国文化撕裂的另一面:慕中文化——来世愿做中国人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