请选择 进入手机版 | 继续访问电脑版
 找回密码
 立即注册
查看: 34|回复: 0

哈工程地下虽没有超电磁炮,但对中国来说并不稀罕

[复制链接]

41

主题

0

回帖

125

积分

注册会员

Rank: 2

积分
125
发表于 2023-9-9 15:56:30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文/肥佬茄子据环球网2月1日报道,最近一则关于哈尔滨工程大学的流言得到了网友们的积极关注。这份据称来自“校方”的通知指出,哈工程11号楼被检出存在异常的磁场数据,因此在进行探测后,发现该楼地下存放了了多门“超电磁炮”和疑似存在的“高浓缩铀”,因此,该楼将被全面封锁,周边方圆2公里内也将被“清场”、禁止无关人员活动。(哈尔滨工程大学)正所谓好事不出门,坏事传千里,这则堪称离谱的谣言很快就被哈工程校方知悉。在接受记者询问时,哈工程安保处的工作人员明确表示:这份“通知”属于谣言,并非事实。这个被谣言附上神秘面纱的11号楼,其实是当初哈工程还叫“解放军军事工程学院”时,空军工程系的系楼。当时该楼和同时期的许多重要建筑一样,由苏联专家援建,并且拥有庞大的地下安全工事网络。该楼虽然没有“数十层”,但仍拥有深达6层的地下室,墙体厚度可达1米,能够抵抗战术核武器的打击。而在最下层,甚至还专门有一条通道通往火车站用于紧急撤离。(当年中国修建了不少此类地下工事)而在谣言中,传说该楼地下有“高浓缩铀-235”,并且导致大楼周边检出异常磁场和辐射,这明显就违背了科学常识。首先,该楼地下室的二层以下才是封闭区域,而墙体厚度达到了1米。而高浓缩铀-235在封装储存时,释放的辐射根本不可能穿透层层厚重的水泥墙体,被周边的地面活动人员检出。再者,虽然哈工程确实有核能学科,学校里也确实存放了用于科研和教学的放射性材料,但高浓缩铀-235可是武器级核材料,这种材料在任何国家都是受到严格管制的,不可能会随便出现在大学的地下。(铀-235的辐射并没有想象的那么可怕)至于地下有“超电磁炮”,那更是离谱了——以中国当前的技术水平,电磁炮还用得着遮遮掩掩藏到地下去?别忘了,早在2019年,中国海军就已将936登陆舰改装为测试平台,测试了我国自行研发的首款大型舰载电磁炮。而美方根据中方海事局发布的航行警告信息推算,认为中国的电磁炮在当年1月30日之前就已经进行过“首射”。美方推算,中国的电磁炮发射的弹丸,能够以每秒2575米的速度击中200公里外的目标,这一数据远超当前任何一款同口径传统舰炮,甚至比美国自己研发的新一代电磁炮更加先进。(中国国产电磁炮已经进行过测试)无论是从测试进展还是保密需要,中国的电磁炮显然都已经不再需要被锁进不见天日的地下室,而是可以被堂而皇之地摆上台面、展示中国的军工实力。《亚洲时报》报道已明确指出,中国在电磁轨道炮的领域已经走上了“令人惊讶的快车道”,这种弹丸能够以七倍音速飞行、仅靠动能就足以对目标造成巨大伤害的武器,将大大强化中国的反介入/区域拒止能力。(美国的电磁炮已经接近搁浅)相比之下,最早开发电磁炮的美国,却因为研发进展受阻而几乎放弃了相关研究——就像美军网发布的文章所说,美国已经几乎“拔掉了电磁炮的插头”,转而将大量经费投入到研发高超音速导弹和固态激光武器中去。而这也意味着,当初被吹上天的美军未来武器“三驾马车”,如今只剩下两款武器“并驾齐驱”。可以说,在电磁炮领域,当今的中国已是实至名归的“世界第一”。
回复

使用道具 举报

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| 立即注册

本版积分规则


返回列表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